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但常见的联合多家项目方的活动到底增长效果如何?

TL;DR

  • Web3 的增长正在变得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通过数据驱动运营的项目方优质用户比例明显高于普通项目;
  • Web3 常见的联合活动(Joint Campaign)对增长确实有用,但增长效果取决于项目方如何精准转化目标用户,针对 4 类不同的用户应该用不同的运营手段;
  • 过了起量阶段的项目方,单纯的增长并非痛点,如何做好留存是关键。

背景

近期 Web3 的增长玩法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但有趣的是,项目方之间的联合活动越来越多了,很明显,单个项目增长乏力,项目方相互换量成为 Web3 增长常态。

但常见的联合多家项目方的活动到底增长效果如何?

我们是否真的知道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

如何追踪数据挖掘真实用户提高转化?

如何精准吸引对方项目的大户或 KOL 到自己项目?

为了找到答案,上个月我做了一场联合活动的增长实验,18 个项目方参与,设置了 20 条用户追踪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

活跃度指标:

  • 用户加入 Discord 的时间
  • Discord 持有的角色和数量
  • 发送消息和邀请人数的数量

购买力指标:

  • 钱包各类 Token 的余额
  • 持有的蓝筹 NFT 数量

影响力指标:

  • 用户 Twitter 粉丝数量
  • 用户转评赞带来的浏览和 Impression 总量

忠诚度指标:

  • 平均参与的活动数量
  • 持有的 POAP 和 OAT 数量

比较可惜的是完整追踪了前 10 天数据指标的项目只有 10 个,受数据量影响,结论的准确度会有偏差,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目前的数据仍然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

联合活动数据复盘

此次活动持续 10 天,社媒曝光量约 45k,激活到 campaign 页面的用户约 21k,追踪到的完成了所有任务,有钱包并且有链上交互行为和社交媒体动态的用户(即真实用户)约 2.3k,整体转化率约 10% 左右,非常遗憾有 8 家优质项目方的数据没有被完整追踪到,下文为详细数据分析。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注:利益相关 —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 Clique。

真实流量分布

活动期间每日用户匀速增加,其中第 2 天和第 8 天整体参与人数较多,一方面说明信息传播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说明用户在活动刚开始和快结束的时候参与度较高,活动周期一拉长,用户的积极性会降低。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新老用户分布

  • 本次活动中,89% 的用户是在活动期间新关注项目方 Twitter 并加入项目方 Discord 的,算做新增用户,说明联合活动项目方各自导量的诉求基本可以被满足,也侧面说明目前单一的任务类活动比较难唤回老用户;
  • 老用户占比虽然不高,但质量相对较好,11% 老用户钱包中持有的 ETH 余额占整体用户余额的 26%,粉丝量占整体的 31%,购买力是新用户的 2 倍多,社媒影响力是新用户的 3 倍左右,综合价值较高。
  • 如果能针对老用户设计促活类 campaign,性价比会高于拉新活动,最近 Crew3 增长速度这么快也印证了 Web3 项目促活的需求旺盛,增长重心从拉新逐渐转移到提高留存上;
  • 各项目中,新增用户较多的 5 个项目方有 3 个属于 DeFi/NFTFi 类型,其他 2 个项目的奖励价值较高,说明新用户更偏好参与交易类或奖励高的任务;老用户中活跃度最高的是 Solv 和 ExtraFi 两个 DeFi 项目,说明虽然各类赛道和新叙事五花八门,真实用户还是集中于 DeFi 相关领域。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用户分层画像

按照购买力和影响力细分用户,以用户钱包中 ETH 余额和稳定币总值作为指标衡量购买力,以用户 Twitter 粉丝量作为指标衡量社交影响力(购买力中位数为 10ETH,影响力中位数为 300 关注者),同时根据用户平均参与的活动数量和 Discord 中角色持有量来衡量用户忠诚度和活跃度,得出 4 类用户画像如下:

  • Valuable User【高综合价值用户】
    •  更偏好 DeFi 项目,忠诚度高,基本只参与 1 个项目的活动,也相对活跃,在 Discord 里面都经过验证且持有角色,人均 POAP 持有量为 14 个,说明这群人了解 Web3 项目的玩法,而且喜欢参与高质量的项目活动,绝对是又懂又爱玩的类型;
    • 这部分人数量虽然少,占整体 2%,但人均钱包余额约 51 个 ETH,人均 Twitter 约 2.3k 粉丝,持有总量 21% 的 ETH 和拥有 16% 的整体用户粉丝量,既有购买力,又有影响力,属于核心用户,如果是大型 campaign,建议设计更多链上交互任务并将更多份额的奖励发放给这部分人群;
  • User w. Purchasing Power【高购买力用户】:
    • 没有明显的项目偏好,DeFi 和 NFT 类型都有,忠诚度更高,几乎只参与特定项目的活动,这部分人群和项目方大户的地址重合度比较高,和项目方大概率认识,以现有用户为主;
    • 活跃度较低,在 Discord 中不太水群,持有角色量也不多,人均持有的 POAP 为 4 个,社交媒体发声不会很频繁,所以粉丝量不多,典型的闷声发大财类型;
    • 这 4% 的高购买力用户持有总量 60% 的 ETH,人均钱包余额约 48 个 ETH,有近千个 ETH 的大户也不少,此类人群购买力强但普通信息渠道难以触达,建议项目方拉大户群或者 DC 开 Whale Channel,重要活动单独通知,触达率更高;
  • User w. Social Influence【高影响力用户】:
    • 没有项目偏好,忠诚度一般,会同时参与多个项目的活动,在每个项目方的分布都比较平均,活跃度很高,在项目方 Discord 中起码有 2 个角色,人均 POAP 持有量为 16 个,虽然资金量不大,但影响力较高,属于 Web3 小 KOL 类型;
    • 这 6% 的高影响力用户拥有总量 57% 的 Twitter 粉丝,针对此类用户可以更多设计转推、Tag 好友和邀请类任务,建议直接奖励 Token,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低成本拉新和用户乘数作用;
  • General Active User【活跃用户】:
    • 没有项目偏好,忠诚度较低,至少会同时参与 3 个以上的活动,活跃度非常高,在项目方 Discord 中有 1~2 个角色,基本都持有 POAP 或者 OAT,应该属于搬砖党或者羊毛党;
    • 86% 的用户都集中在这个领域,数量庞大,如何发挥出此类用户的价值是项目方的难题,我始终认为每一个真实用户都是有价值的,只要不是 bot,设计好转化方案就能实现增长,所以针对这部分用户,应该设计更多 Daily task,追踪长期活跃度来发放奖励会比较合理。

作为项目方,在设计相对大型活动的时候,如果能基于用户的多维度数据将奖励分层分级,不同奖励精准发放给不同类型的用户,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留存,优化 ROI,抓住核心用户,而不是单纯的 raffle。这个行业羊毛党和科学家太多,如果 reward 最终留到了非真实用户手上,对项目长期而言并无益处。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分项目数据剖析

由于联合活动所有参与方的宣发方式、时间、周期都是确定的,任务发布平台也一致,没有太多外部影响因素,相当于控制变量的对照实验,然而增长效果迥异。其中有 7 个项目的新增用户比例超过了 90%,平均 65% 以上的用户在 Discord 中都验证过身份持有角色,而有的项目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各自转化数据不同是用户赛道偏好的问题,还是奖励设置和运营方式的差异导致的?也许能从各项目方数据的横向对比中找到原因。

按照项目的运营时长和粉丝量,将项目方分为两个大类,分别是初步增长类项目和稳定增长类项目:

  • 初步增长类项目:
    • 这类项目用户基数小,campaign 的主要诉求是用户增长,更愿意付费换取流量,不太会过多关注用户质量,处于起量阶段;
    • 其中 MadMen 和 MidaSwap 社媒粉丝量虽然少,但参与用户质量较高,4 大类用户分布较为合理,采访发现:
      •  MadMen 在推广上融入了本平台自身的渠道,鼓励观看了宣传视频的用户直接进入活动页面,且奖励的是可兑换成 Token 的券,而 MadMen 的早期用户来源于合作的优质 GameFi 项目方,这些用户基本上拥有一定的资产,并且愿意参与活动和投入时间,所以综合数据较好;
      •  MidaSwap 在活动期间同步开启了其他平台的推广,各平台用户交叉流动,但由于内测阶段还没有开始营大面积推广,在 NFT 熟人圈子测试为主,所以 NFT 大户和 KOL 相对较多;
      •  ExtraFi 作为产品还没 launch 的新项目,用户量较多的原因应该和奖励相关度较高,除了 SBT 外,所有合格用户可以拿到 Discord 的 OG 角色,对应未来的 Token 奖励预期;
    • 所以对于这类项目而言,宣传渠道和有价值的奖励为影响活动参与量的主要因素;
  • 稳定增长类项目:
    • 这类项目有一定的用户基础,主要诉求是真实用户增长和核心用户转化,既关注增量又关注质量,处于增效阶段;
    • 其中 SWAGGA 和 Solv Protocol 用户黏性较高,双方均表示并没有任何特殊宣传或奖励,目前这个参与量属于基操,平时就经常会做活动来活跃用户,大户本身就比较关注项目动态,而且都是尚未发 Token 的项目,用户或许对项目方未来有乐观预期;
    • 所以对于这类项目而言,长期运营提高用户互动率为影响活动参与量的主要因素;

经过 1o1 的采访后我发现,无论是早期项目还是老牌项目,运营精细化的项目方,用户质量和黏性确实更高,在如今卷功能、卷用户体验、卷奖励的 Web3 增长方式下,专业化运营的重要程度开始逐渐凸显。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新增用户行为分析

通过联合活动来相互导量增加真实用户是项目方最核心的需求,这里的新增用户就是目标人群,因为这部分人乐于参加类似的活动,易于被别的项目方转化,如果能挖掘和转化公域流量中有购买力或者有影响力的人,对于增长效果而言,事半功倍。

购买力

新用户中的大户主要分布在 Solv、MidaSwap、MadMen 和 TraditioNow 等项目,人均钱包余额约 46 个 ETH,其中 Solv 有多个新用户持有超过 150ETH,MidaSwap 有持币超过 900ETH 的大户,如果想在联合活动中精确触达大户,建议和这类项目深度合作,提供更高质量的奖励,下图中标记的 User w. Purchasing Power 的 60+ 用户就是比较容易转化的目标对象。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影响力

新用户中的 KOL 主要分布在 Solv、SWGGA,MidaSwap、MadMen 和 ExtraFi 等项目,人均粉丝量约 1,000 人,粉丝量超过 15k 的 KOL 有 3 个,最高有 32k,比很多项目方的粉丝都多。

根据上文的用户画像数据可以看到,KOL 比大户好转化,因为活跃度高而又没有大户那么难触达,如果想转化这部分 KOL 的影响力,建议在联合活动中增加社媒转发或者邀请类任务,下图中标记的 User w. Social Influence 的 190+ 用户就是目标对象。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如何基于数据优化运营

设置数据指标

做好精细化运营的第一步就是要设置数据指标,要有数据才能谈优化,不然就会非常盲目。

Web3 用户数据比较特别的是,资产、交互和一部分行为类数据都在链上,但更多的信息仍然在链下,要构建用户画像的话需要链下 + 链上的综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身份信息、交易记录、社交数据、资产数据等多个维度的数据。

在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其实已经提到了很多对于运营侧的建议,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关键步骤优化

1. 推广时间

根据流量时间分布来看,给运营侧的建议是活动可以提前 2 天开始预热,结束前 1~2 天提醒,活动周期尽量短平快,单个活动尽量不要超过 5 天,如果是大型活动可以拆到每周来设计和发布。

2. 分层奖励,精准促活

根据画像找到各类用户后,需要设定不同的运营方式和分层奖励,针对 OG 就留足奖励份额,设计更多链上交互任务并将奖励发放给这部分人群;针对有购买力的人就拉大户群或者 DC 开 Whale Channel,重要活动单独通知;针对有影响力的人可以在活动中直接奖励 Token,更多设计转推、Tag 好友、创作类或邀请类任务;针对大量的活跃用户,则需要设计更多日常任务,追踪长期活跃度来发放奖励。

3. 筛选联合活动的参与方

明确自己做联合活动的目的,需要触达的人群是谁,然后筛选并定向 BD 符合条件的合作项目方,而不是来者不拒,盲目参加活动发任务,最后发现效果一般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Next Step

从这次增长实验的数据中,确实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 insight,我想长期把这个实验做下去,这次的活动没有特意区分赛道,接下来会拆分赛道,DeFi、GameFi、DID、Metaverse 等等,每次活动都邀请相同赛道的项目一起参与,从数据角度看看用户画像有何不同,真实用户都分布在哪,各类用户的行为特点都有哪些。

感兴趣的项目方欢迎联系我,如果有想和我一起做这个增长实验的小伙伴也欢迎 DM!

合作联系

第一次做这样的 Web3 增长实验,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非常非常非常感谢参与和支持这次活动的所有项目方,衷心祝愿大家的项目越做越好,WAGMI!

以下是项目方的联系方式,如果有合作需求的项目方或者有任何疑问,建议直接和团队对接。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一些思考

这里是我经常被人问到的几个问题,还挺有意思,干脆写下来抛砖引个玉:

1. 为什么很多 Web3 项目都在做或者转型做任务平台?

  •  底层逻辑:任务平台是表象,核心还是用户和用户信息可变现的价值。
  •  市场原因:
    • 市场规模:「to earn」的市场是绝对够大的,且不是垄断性生意,容得下多家项目且竞争格局未定,每个细分场景都还有特定需求要被满足,这是入局的前提;
    • 市场供需:
    • 增长是永恒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
    • 僧多粥少,项目方比用户还多,转型服务 B 端反而容易起量,而任务平台开发门槛并不高,成为了很多有渠道的项目方选择进入的领域;
    •  Web3 渠道过于分散,除了交易所大渠道外,基本都以社区为主,任务平台通过整合 giveaway 来整合小散社区,本质上是解决了获客渠道问题;
  • 行业阶段原因:
    • 熊市几乎所有赛道的数据都在集体走低,只有任务类平台是逆势增长的,无论是转型还是自己做 task 平台的性价都是比较高的;
    • Web3 确实还在早期,增长方式单一,以做活动发 Token/WL 为主要形式,也没有足量的用户数据来精准营销,我始终认为目前的任务平台绝对不是终局,现在的路数还是私域那一套模式,而 Web3 应该是公开的,大家都在共同的用户池子里获客和转化,前提是数据量要够,用户画像要足够精准,期待一个真正把用户数据层做好的项目。

2. 好的 Web3 增长应该是什么样?

  一句话解释:六边形战士,其他看图吧

当Web3运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该如何做好真实用户增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数据类项目、SaaS 类项目该如何做增长的思考,可能之后会考虑单独写一篇文章(如果有时间的话 )。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0)
上一篇 2023年5月9日 下午3:25
下一篇 2023年5月9日 下午3:47

相关推荐

  • 获a16z领投1100万美元的Alongside究竟有何魅力?

    Alongside 是一个加密指数平台,允许投资者通过指数投资加密货币。 2023 年 1 月 12 日,Alongside 发行了第一款指数产品——Alongside Crypto Market Index($AMKT),即以 ERC-20 的形式呈现的 Alongside 旗舰指数代币。

    2023年3月7日
    831
  • 一文盘点2024年1月通过的那些比特币ETF

    在选择要购买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交易基金时,有一些重要的考虑因素。首先要注意的是每个发行方的年度管理费用。当前的 ETF 产品的费用范围从 0.19% 到 1.5%,其中 Franklin Templeton 是最便宜的,Grayscale 是最高的。

    2024年1月27日
    70
  • Web3世界日报(2023-4.11)

    香港Web3.0协会会长:Web3.0将成为数字世界新赋能者。GameFi&NFT项目Wolf Game根据游戏操作执行WOOL治理代币销毁的投票获得通过。比特大陆因税务违法被罚2400余万元。

    2023年4月11日
    25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

联系我们
邮箱:whylweb3@163.com
微信:gaoshuang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