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dYdX逃离以太坊早已成定局?

最初在以太坊 L1 上发展业务因为受制于主链的低性能、高 Gas 波动,dYdX 面临 Uniswap 的竞争压力选择向 L2 迁移;来到了 StarkEX 的 layer2 产品形态下,看似有了 L2 低 Gas 和高吞吐量的基础,但距离 dYdX 追求的高性能还差点距离,因此采取了一种交易数据链下撮合的折中方案,利用 Starkware 零知识证明链上和链下 Finality Proof,实现了在 L2 上做高速率交易引擎的解决方案。

最近,看到 @dYdXChinese 宣称其交易总量已经超过了 120B,且已有供应量 14.9% 的代币被质押,超 20MUSDC 被分配给了质押者,总之,dYdX 独立链上线后各项数据指标都还不错。那么,如何评价 dYdX 从 L1 到 L2 再到独立链的「逃离以太坊」发展历程?以太坊 Layer3 应用链叙事能把 dYdX 拉回来吗?接下来,谈谈我的看法:

1)dYdX 是一个典型为 Trading 系统而生的应用代表,自始至终目标要成为一个专注于订单薄类型的永续合约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正因为此,在过去多年的发展进程中,dYdX 有 3 个核心痛点:

1、要有超强的技术扩展高性能,因为和 AMM 交易池类型相比,订单薄对 Real-Time 批量匹配和执行对系统吞吐量和延迟有极高要求;

2、要尽可能追求去中心化,因为在 L1 和 L2 阶段为了追求极致效率,dYdX 不得已采取了链下中心化服务器撮合订单的方式,但专注交易的 DeFi 项目,且目标和 CEX 等中心化交易所争夺市场,长期看必须得通过智能合约和 DAO 治理来达成关键流程的透明化,并分散节点部署,让社区用户更多参与治理决策。(这也是其把大量交易手续费分配给验证节点和质押用户的主要原因;

3、要尽可能管理好用户留存和增长问题。和 CEX 等交易所相比,链上去中心化衍生交易所门槛会更高,因此在产品设计、交互界面、交易工具和风控功能等方面要有较好产品体验;和 Uniswap 等 DEX 相比,dYdX 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封闭的交易系统,不像 Uniswap 可以通过和大量项目 integrate 获得大量的流动性和交易手续费分成,dYdX 只能靠长时间的用户留存,尤其是专业 Trader、做市商等固定用户群体来支撑产品运行。

2)那么,为什么 dYdX 要做独立应用链呢?答案是,目前 L1 和 L2 都无法满足其极致的性能追求。

最初在以太坊 L1 上发展业务因为受制于主链的低性能、高 Gas 波动,dYdX 面临 Uniswap 的竞争压力选择向 L2 迁移;来到了 StarkEX 的 layer2 产品形态下,看似有了 L2 低 Gas 和高吞吐量的基础,但距离 dYdX 追求的高性能还差点距离,因此采取了一种交易数据链下撮合的折中方案,利用 Starkware 零知识证明链上和链下 Finality Proof,实现了在 L2 上做高速率交易引擎的解决方案。但该方案还得依赖链下服务,使得 dYdX 经常被诟病存在「中心化问题」;

紧接着,随着 dYdX V4 的推出,dYdX 基于 Cosmos SDK 构建了一条专属高性能链,有 60 个维持共识机制的活跃 Validators,包括 Ledger、Coinbase Cloud 等,还有持续不间断推出的用户质押 Reward 分红机制。在独立应用链的加持下,dYdX 一直频频刷新各项运营数据指标,比如:

1、目前已有 1.49 亿枚 DYDX(总量的 14.9%),在质押状态;

2、协议已经向 18,991 名质押者分发了超 2,000 万美金的 USDC;

3、社区成员迄今已发起了 55 项治理提案;

从数据来看,dYdX 独立应用链正在逐渐实现其去最初的愿景,成为一个超级去中心化永续交易所。至少,dYdX 已经确定了其终极应用链形态,不需再讲链扩容、性能等技术层的故事,以后只需要持续做用户和交易量等数据增长的运营即可。

3)既然 dYdX 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从商业视角看,作为一个成功的应用,dYdX 的今天应该就是很多 L1 和 L2 应用目标可能要实现的明天。

不禁要问,既然 L1 和 L2 目前都在 infra 层面过度内卷,且还有了 layer3 的超级应用链的叙事预期,理论上讲,若把 dYdX 放到以太坊 layer3 应用链上发展应该没问题吧?

答案也许会让大部分人失望,并不能。

1、dYdX 专注于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的 Trading 系统业务,其定位之初就是要培养独立用户群体和数据增长模式,成为一条专属定制的应用链。

虽然 layer3 可以定制 Gas Token、共识机制、验证规则等,但 layer3 应用链的核心可交互操作性能力,layer3 应用链的关键资产结算还要依赖以太坊主网,这同样会给 dYdX 带来一定限制。

2、即使是 Uniswap 现在也没有到可以基于以太坊做 layer3 应用链的成熟条件,layer2 的生态流动性深度,layer1 结算上的性能障碍(高 Gas 费),依然限制它们有做 layer3 应用链的可能性。尤其是 layer2 上极度匮乏的用户和市场流动性,让架在 layer2 上应用链很难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和交易深度。何况 dYdX 对去中心化、订单薄撮合性能、交易体验等要求那么高。

因此,dYdX 脱离以太坊生态做独立应用链,既是主动的出逃行为,同样也还是受限于以太坊底层性能局限的无奈选择。(换个角度思考,虽然以太坊生态卷 Infra 已经白热化了,但必要性还很大。

这其实侧面暴露了 layer3 应用多链叙事的一个突出问题:像 dYdX 这样有成熟用户和市场的应用实际定制需要未必能被满足,而一些从起点做应用链的应用在 layer3 环境下短期又得不到 L1 和 L2 超强生态流动性的溢出效应助力。

以上

总而言之,dYdX 在 Crypto 生态大家庭中的定位和发展轨迹都挺独特的,虽然它已经某种程度上算「成功」了,可以和 Uniswap、AAVE 这类协议公司一样,持续在市场动荡环境下有趋向稳定的业务拓展和增长。

但 dYdX 的成功之路,也不是当下 L1 和 L2 上很多应用能轻松复刻的,其实 Uniswap 就已经给出了答案,要依赖以太坊生态就很难逃出去,只能在 L1、L2、L3 等不断堆栈中持续优化,毕竟大部分应用没了公链底层提供的可组合流动性就几乎没了生存的根本。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0)
Gao的头像Gao
上一篇 2024年5月6日 下午1:39
下一篇 2024年5月6日 下午2:10

相关推荐

  • 透过Uniswap部署BNBChain,看跨链桥的发展与隐忧

    分析工具 Token Terminal 曾发布一份惊人的数据,仅 2021 年到 2022 年的时间,跨链桥上就有超过 25 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被盗,超出第二名两倍多。

    2023年3月3日
    844
  • 速览Jupiter第二轮LFG Launchpad的六大候选项目

    此前在 3 月 11 日,Jupiter 曾完成了首轮 LFG Launchpad 的社区投票。最终, 17.5 万名投票用户共同选择了 Zeus Network 和 SharkyFi 作首批启动的 2 个项目,其中 Zeus Network 已完成启动并已顺利登陆 OKX 等头部交易所,SharkyFi 的启动也已于昨日开始。

    2024年4月18日
    632
  • LSDFi后,Logarithm和LPDFi会掀起下波DeFi叙事吗

    LSDfi 的爆火除了赶上以太坊升级这辆车之外,更多的是解决了加密用户收益的实际问题,所以它成为了 DeFi 叙事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今天将为大家详解一类新叙事——LPDfi(Liquidity Providing Derivatives——流动性提供衍生品),本文将主要介绍,DeFi 领域现存的流动性不佳的问题和 LPDfi 的出现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它能否成为 DeFi 下一轮重大叙事呢?

    2023年7月29日
    1.2K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

联系我们
邮箱:whylweb3@163.com
微信:gaoshuang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