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一文读懂新上线的「ERC-4337」:不再需要助记词,Web3大规模采用要来了?
当前,用户与区块链特定智能合约交互的唯一方式是使用他们的 EOA(外部拥有账户)。从将资金发送到 DeFi 流动性池,到将 NFT 转移到市场以出售给其他账户,每一个行为仍然需要单独的交易签名。 虽然我们中的许多加密老手已经接受了这个过程,但初学者?
-
简析三种零知识证明扩容方案:ZK Rollup、Validium与Volition
ZK-rollup 的运作简单来说是将多笔交易打包在一起,发布到 L1 上,同时发布一个证明(用零知识证明技术)来声称这些交易有效,一旦在 L1 上验证确实有效,那么 zk-rollup 的状态就会更新。
-
ZKP系列之Groth16证明延展性攻击原理及实现
并不是所有的证明系统都存在延展性攻击风险,实际上这个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于 Groth16 证明系统中。那么问题来了,目前已经有那么多的证明系统,为什么还要坚持使用 Groth16 呢?其实也没得选择,Groth16 生成的证明体积实在是小到极致,验证也极其之快,在计算代价十分昂贵的区块链上,使用 Groth16 似乎是最理想的选择。
-
HashKey:2023值得关注的五大技术趋势
成功开放提款,将打消潜在质押者的安全顾虑,因 此预计 staking 的量会上升。同时,staking 项目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
从技术角度解析:为什么通缩机制的代币易受攻击
通常,具有燃烧机制的代币将在其 _transfer 函数中实现燃烧的逻辑。有时候会存在发送者承担手续费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方收到的代币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发送方需要支付更多代币,因为其需要承担手续费。
-
为什么我们需要全新的跨链解决方案Omnichain?
Omnichain 是指 dApp 能够在多个区块链(网络)之间传递消息的能力。Omnichain 互操作性解锁了一种跨链组合性,允许不同网络上的 dApps 相互通信。
-
科普向 | 关于零知识证明,你需要了解的入门知识
在 ZKP 中,有一个关闭的组合锁,证明者可以通过解锁而不泄露密码来向验证者证明他拥有正确的密码。这种方法确保没有密码相关的信息在双方之间传输。
-
Rollup Layer2的模块化演进之路
区块链的「三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一个难题,如果我们认为 Layer1 区块链应该首先保证「去中心化」和「安全」,那将「扩展性」方案从 Layer1 迁移出来就是自然的选择了,于是有了 Layer2。那新的难题就是如何通过 Layer1 来保证 Layer2 的安全。
-
从合约部署角度区分不同的zkEVM
对比不同 zkEVM 项目的一个维度是 EVM 的兼容程度。虽然 EVM 兼容是一个连续介质,但有两种主要的方案:语言层面的兼容和字节码层面的兼容。
-
「胖协议」还是「胖应用」?Web3技术堆栈中的最大价值在哪里?
为了正确预测 Web3 技术堆栈中的价值增长,我们需要缩小一点。 聚合理论最早由 Ben Thompson 于 2015 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任何给定消费市场的价值链分为三部分:供应商、分销商和消费者 / 用户。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强大的商业模式通过整合其中的两个部分在各个市场上获得了巨额利润,同时在提供垂直解决方案方面创造了竞争优势。
-
以太坊扩容完整指南:读懂主流扩容方案原理和进展
让我们首先定义模块化。区块链可以分为 4 个部分(执行层、结算层、共识层和数据可用性层),当前的区块链(以太坊、Solana 等)是单个整体的,一个网络处理所有工作。而模块化区块链是将这些层中的一个或多个外包给外部区块链。
-
慢雾:盘点ZKP主流实现方案技术特点
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也是一种密码学算法,简称为 ZKP 或者 ZK,它的特点是可以在不泄露任何其他信息的前提下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不少人对零知识证明这个名称提出异议,认为「零泄露证明」更能代表它的本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