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亚洲四小龙」是新加坡曾经的荣耀,那么当时代进入 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用新加坡经济协会(SEE)副主席、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的话来说,新加坡现在的「荣耀」是全球金融的主要「节点」或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在 2022 年新加坡举办的「GWEI」大会上,他表示这是他们的态度,「节点」思想完全符合区块链思想,也非常接近「中本聪主义」。
近年来,新加坡频频登上 Web3、NFT、DeFi 的话题,加之大陆企业家、创投人、技术人才涌入新加坡这一现象,让新加坡成为中文区一个耀眼的 web3 符号。
它的发展情况如何?何以如此耀眼?

新加坡的 Web3 之路
新加披的 Web3 之路有迹可循。
2019 年,新加坡推出《支付服务法》,明确了数字 Token 的牌照。支付服务提供商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申请「货币兑换」许可证、「标准支付机构」许可证以及主要支付机构许可证。发展至今,其国家金融管理局(MAS)对 DeFi 等领域提供包容性更强的绿灯监管方式,如许可牌照未能申请,也可依据豁免条例暂时允许提供特定支付服务。
2020 年,新加坡通过了《Crypto 发售指南》以及提议《金融业综合法案》,基本奠定了加密牌照许可与责任明晰的基础。
2021 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了 1200 万新币的新加坡区块链创新计划。
2022 年 5 月,新加坡经济协会(SEE)副主席、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就 Web3 的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发表了深度看法。表示 MAS 为以区块链、元宇宙和 Web3.0 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创新创业企业专门提供了「监管沙盒」政策,在法律层面上采取开放、包容政策,让企业和新创项目在新加坡进行试验(导致过去几年,很多新创企业把它们的总部或称之为「节点」搬到新加坡)。
「在 Web3.0 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我想新加坡首先是吸引了很多需要牌照的公司。但是在接下来的第二个阶段,很多新的业务在将来是不需要牌照的,其它 Web3.0 创新的公司也会陆续进入新加坡,因为我们提供了最友善的创业环境,最开放、宽松,同时又是最完善的监管环境。」
新加坡 Web3 产业欣欣向荣
政策和环境的极度开放和包容,造就了新加坡 Web3 产业欣欣向荣的光景。

据悉,其拥有超过 47 家加密货币交易所,涵盖 KuCoin、Vauld、Crypto.com 等多家知名本土企业,Coinbase、FTX、币安等头部区块链机构也均将新加坡作为亚太区域的总部中心或研发中心(FTX 事件后有所变化)。
从投资角度来看,根据毕马威(KPMG)发布的金融科技报告,新加坡风投机构掀起的区块链投资热潮,在 2021 年发生在加密货币和区块链领域的共 82 笔交易,总额达 14.8 亿美元,达到历史以来来最高水平(2020 年该领域只有 26 笔交易,总额为 1.1 亿美元,金额环比增幅将近 14 倍)。
另根据 FinTech Global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总部位于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公司在 2022 年进行了创纪录的交易,共计 232 笔交易。
此外,民众也在积极拥抱加密货币,据调查显示近 16% 的新加坡成年人拥有加密货币(数据来源 Finder.com)。

FTX 崩盘影响新加坡 Web3 政策
淡马锡是新加坡一家成立于 1974 年的老牌国际投资公司,由新加坡政府控股。自 Web3 热潮在新加坡涌现之后,淡马锡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加密行业。
作为实力雄厚的国企,淡马锡(Temasek)曾联合腾讯控股、元宇宙投资机构 Animoca Brands 向澳大利亚 NFT 初创公司 Immutable 投资了 2 亿美元。领投了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Amber Group 的 2 亿美元融资。2022 年 1 月,淡马锡参透了 FTXUS 完成的 4 亿美元 A 轮融资。
FTX 崩盘带来的恶劣影响之前,新加坡对加密行业的监管主要侧重于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风险,自其崩盘后,新加坡开始重新审视加密领域所带来的金融隐患,对消费者保护开展行动。
FTX 暴雷之后,数据显示约有 24 万新加坡人损失了财产,占新加坡人口的 4.2%。淡马锡对 FTX 的总计 2.75 亿美元的投资也打了水漂。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表示,对淡马锡的亏损非常失望。新加坡第一夫人、淡马锡前 CEO 何晶称,这笔投资是「脸上的耻辱」。原因是,他们投资的估值 32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是一家管理糟糕且可能存在欺诈行为的公司。
经过此次事件后,新加坡政府高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多次在不同场合释放对 Web3 的态度,概括而言:加密货币没有内在价值,新加坡不看好加密货币。黄循财在国会上强硬表示,新加坡并不计划成为加密货币活动的中心,强调对加密货币投机不再容忍。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董事总经理 Ravi Menon 表示会对零售加密市场参与者采取更严格的规则(可能包括客户适用性测试以及限制使用杠杆和信贷工具进行加密货币交易),其成立的「卓越中心」将会致力于开发央行数字货币以便从加密货币企业手中夺取对在线支付的潜在控制权。此外,政策还拟议限制公司出借零售客户的资产。

结语
2021 年 9 月,以太坊创始人「V 神」表示,「很多人都搬到了这里,新加坡成为了加密货币社群的中心之一」。
但经过 FTX 的崩盘、倒闭之后,一位新加坡 Web3 初创公司创始人表示,加密货币交易所对许多新加坡人来说不是赌场,而是数字银行,用于提高他们的薪水和投资收益产品。
这一转变意味着,新加坡的加密行业正从投机转向理性投资。
无域、无国、无界的 Web3,于空间受限、疆幅狭小的新加坡而言是高度契合的。调整政策后的新加坡,据 Web3CN 的观察,Web3 在新加坡依旧充满活力和前景,但也带有政策调整的痕迹,目前来看也是喜忧参半。如:
金融科技行业在 2022 年活动水平创历史新高(共计 232 笔交易),但融资水平大幅下降(从 2021 年到 2022 年,融资水平下降了 29% 至 24 亿美元),平均交易规模进一步下降(下降了 39% 至 1030 万美元)。
Binance 计划再次尝试获得在新加坡提供加密货币服务的许可证,从零售客户转向企业客户服务。
毕马威 (KPMG) 2022 年下半年金融科技脉搏报告,尽管全球经济放缓,加密货币仍是新加坡 2022 年金融科技投资的首要领域。毕马威预测,到 2023 年,对以加密货币为重点的公司的投资可能会保持非常缓慢,但投资可能会转向对加密货币活动具有更强大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
新加坡的 Web3 会迎来怎样的发展?你如何看待?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