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和小扎的近身肉搏虽然暂时被叫停,这并不妨碍两人在赛博世界隔空出招。
美国独立日假期结束后上班的第一天,小扎率先出招,将原计划美国周四发布的推特竞品Threads提前发布。

总结下目前 Threads 的用户反馈,总体来讲:
1.简化版推特,具备关注、点赞、收藏、评论、发布功能,无广告
2.Instagram 登陆,可选择一键提前关注所有 Ins 好友
3.用户界面干净、简洁
发布 Threads,正面宣战马斯克,小扎很激动,深夜 11 点还在「直播」Threads 战绩。截至发稿前上线 7 小时注册用户数量达 1000 万,—— 平均每小时有超过 140 万的全球各地用户涌入 Threads。小扎本人目前也斩获了超过 45 万的粉丝。

比较特别的是 Threads 用户未来可以加入Fediverse网络,即小扎参与推动的「社交元宇宙」,Threads 用户可以跨平台关注其他社交媒体用户,并与之互动,无需注册新账号了。
面对这战绩,马斯克该紧张了吧?
其实,马斯克还是比较平静的,只是在点评网友说他 2018 年删掉了 Instagram 账户时,隔空酸了一句「哪怕是在推特上被陌生人喷,也比沉溺于 Instagram 提供的虚假快乐强。」

目前,推特月活用户数约 4.5 亿,马斯克坐拥 1.5 亿粉丝,暂时拥有不紧张的资本。
不过马斯克的对手,可是社交一哥小扎!要知道,Instagram 月活约 23.5 亿,Facebook 月活约 29.89 亿,Twitter 月活用户连 Facebook 的零头都没到… 小扎「下凡」做推特,难怪马斯克气得要决斗了…
01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马斯克接管推特以来的各种「骚操作」确实惹怒了不少人,尤其是近期表示要限制用户阅读推文的数量更是犯了众怒。
怎的,还开启防沉迷模式了?
马斯克表示为了大家的身心健康以及应对数据被窃取的问题,已验证的账户(付费用户和其他官方认证账户)每天最多只能阅读 6000 篇帖子,未验证的用户每天最多只能阅读 600 篇帖子,新注册的未验证用户每天最多可以阅读 300 篇帖子,而未注册用户不允许看任何帖子。

这一波令普通用户反感的操作后,Meta 发布了 Threads。
前推特首席执行官Jack Dorsey自 2019 年起就在推特内部孵化的Bluesky官宣种子轮融资 800 万美金,Bluesky 所打造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协议是小扎看好的 Fediverse 基于的 ActivityPub 协议的竞品。
有意思的是,Bluesky 完全开源(代码),目标是让用户掌握自己的数据,因此不打算靠广告变现,目前的变现尝试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域名,在其 10 万用户中有 1.3 万进行了付费定制。
这已经不是马斯克第一次令推特用户和广告主失望。
去年,马斯克裁掉了 75% 的员工,其中包括负责追踪虐待行为的团队,他在个人推文传播内容涉及阴谋论引发了争论,造成大量广告主离开,数据显示,推特今年 4 月~5 月的广告收入同比下降了 59%。「广告女超人」Yaccarino 接棒能否令推特广告业务起死回生悬而未决。
去年,马斯克令人失望的举动已经引发了一波推特竞品创业潮,包括但不限于:
去中心化社交Mastodon、推特 + Ins 集合体Hive、Waze创始人打造的Post News、推特前高管打造的Spill…
这些公司在去年都有不错的曝光或融资,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看,这些推特竞品有怎样的表现呢?
Mastodon 的月活用户数量约 120 万,注册用户数超过 1000 万(2023 年 3 月);
Hive 注册用户数超过 100 万(2022 年 12 月);
Post News 尚未正式推出公开测试版,但在此前的封闭测试中,大约有 65 万人申请,最终 43 万用户注册;
Spill 今年 6 月份刚发布测试版,尚未公布注册用户数量等信息。

从用户体验角度讲,Mastodon、Hive 和 Spill 都无法成为硅兔君和小伙伴常用的 APP。Mastodon 和 Hive 从内容质量和用户活跃度两方面讲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Spill 为聊天功能打造的小表情、贴纸令人眼前一亮,但还需要优化 App 的用户体验。
社交产品天然具有网络效应,但对于创业者来说却是九死一生的挑战,因为用户的注意力有限,一旦头部的网络效应形成,就会极大的挤压掉后面应用的生存空间。
今年以来,我们见证了「不许 P 图、不让点赞、扬言挑战 Instagram」的Poparazzi覆灭,要知道这曾是上线首日拿下应用商店下载量第一名,且获得 Benchmark 千万级美金投资的当红炸子鸡。另一个曾是 Gen Z 潮人专属的去滤镜社交BeReal也难以继续维系往日的辉煌。而软银重金投资的IRL更是被曝出 2000 万用户中 95% 都是机器人,从 12 亿美金的估值跌到一文不值。
中心化的社交巨头垄断人们的注意力,侵蚀人们的数据隐私,是不是问题?是!
创业者是不是真心想解决?是!
用户是不是期待新的社交应用?是!
每次潮水涌来,人们兴奋万分,但每次潮水褪去,留下的还是少数几家社交巨头,它们所构建的网络效应就是最大的武器。
从今天的战果来看,Threads 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但一条关于 Threads 的新闻引发了硅兔君的担忧,登陆 Threads 需要用 Instagram 的账户,这确实比重新注册账号更方便,但 Threads 账号无法删除,除非你先把 Instagram 账号注销。而这项条款隐藏在 Threads 补充隐私协议中,在你注册 Threads 时不经意间就点了同意。
这…

Threads 的即时出现给「反推大军」找到了一个情绪宣泄出口,但 Meta 本身的数据垄断和用户隐私问题并没有在 Threads 产品上有明显改善,去年 11 月 Meta 因数据泄露问题被欧盟罚款 2.65 亿欧元,今年 1 月又因为个性化广告推荐被罚款 3.9 亿欧元,随后 5 月份 Meta 因为将欧洲用户数据传输至美国、违反了欧盟数据隐私法规被罚款 13 亿美金。
Threads 能不能屠龙成功?到底是屠龙少年还是终成恶龙?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