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自从 NFT 诞生五年多以来,它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目前,无论是 NFT 的铸造数量还是全网交易量都呈现下滑趋势,NFT 正处于低迷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NFT 只是一些毫无价值的小图片。然而,NFT 是否仅限于此呢?本文将参考互联网的历史发展,对比 NFT 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析其经历的四个阶段,并进行简要预测。
第一阶段:横空出世

2017 年 10 月,当人们仍在为比特币即将突破 2 万美元的喜悦中沉浸时,一款非常有趣的链上游戏——CryptoKitties 悄然问世。CryptoKitties 是一款基于区块链的游戏,用户可以购买、繁殖、出售和收集虚拟猫咪。这些猫咪具有独特的属性,包括眼睛形状、眼睛颜色、毛发图案、尾巴类型、腹部毛发、眉毛、嘴巴、下巴、胡须和表情。

更有趣的是,用于繁殖这些毛绒绒小可爱的基因算法与生物遗传学的原理相似。用两只小猫一起可以繁殖出由父母基因组合而成的新品种。猫咪的世代越低,成本越高,因为第一代猫咪是在 2017 年孵化出来的,数量不能超过 5 万只。
2017 年 12 月,这款游戏非常受欢迎,甚至造成了 Ethereum 拥堵。传闻,在炒作的高峰期,CryptoKitties 有 150 万用户,他们贡献了价值 4000 万美元的交易。最贵的小猫「龙」以 600ETH(约 17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与此同时,国内的大厂们也争相涌入,百度发行了「莱茨狗」,360 发行了「兔」,网易发行了「星球黑钻」等等产品,不过受到国内监管政策,这些国产的 NFT 最终都成为了单机版,消失在行行业的历史长河之中。

当时市场上缺乏支持 NFT 交易的交易所,也没有去中心化的 NFT 交易平台,这使得很多新手只能依赖一些有一定信誉的群主或知名人士的担保来进行交易。
然而,在 2017 年 12 月,几乎与 CryptoKitties 同时,出现了一个名为「Opensea」的 NFT 交易所。

这是 NFT 行业的第一阶段,NFT 只是简单的存在,没有其他附加功能。对整个行业而言,Opensea 的出现仅仅起到了开拓和初步发展的作用。到了 2018 年下半年,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 NFT 的存在,Opensea 也渐渐被人遗忘。
第二阶段:回归,破裂
经历了两年的相对低迷期后,可以说 2020 年是 NFT 行业的回归之年。然而,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 CryptoKitties,而是以 CryptoPunks 和 Baby 为代表的新型 NFT 作品。

此外,加密艺术也正在蓬勃发展,许多传统艺术家纷纷涌入 Web3.0 领域。举例来说,我们熟悉的日本知名艺术家村上隆推出了他的作品《MURAKAMI.FLOWERS 2022》,而美国著名 DJ 3LAU 则将他最新发行的专辑以 NFT 的形式空投给了他的粉丝,使粉丝们能够享受版税的收益。这些例子表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正开始认识到 NFT 的潜力,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创作和商业模式。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市场中,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华人自己的产品。平台如 iBox、幻核等国产平台纷纷涌现,并为这类 NFT 取了一个非常本土化的名称——「数字藏品」。
这样的本土化命名体现了对中国文化和市场的独特理解,同时也为数字藏品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和认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国产平台为国内的创作者和收藏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为数字藏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链游和元宇宙的兴起也带动了各种 X2E(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应用,不论是跑鞋、游戏道具还是元宇宙中的土地和房屋等,都成为了 NFT 的承载物。Opensea 作为 NFT 流动性的基础设施,其交易量也迅速增长。
人们终于开始意识到,NFT 不仅仅是一张小图片或一段音乐,它应该是能够承载资产属性的程序。
然而,在第二阶段,尽管 NFT 在产品创新应用和流动性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随着像 Stepn 这样的链游项目崩溃以及元宇宙的降温,上述提到的 NFT 价值全部归零,这让人不禁感慨。小图片还可能有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但链上资产一旦消失,就真的一无所有了。截至到 2023 年 5 月,全网 NFT 交易量创下新低,NFT 再次进入了一个极度低迷的时刻。
第三阶段:蓄势待发
第二阶段 NFT 泡沫的破灭就如同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一样,与此同时,全网 NFT 成交量也降至冰点。然而,这是否意味着 NFT 真的毫无价值呢?
经过 2021 年 NFT 牛市的经历,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元宇宙、链游和社交等领域来说,NFT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NFT 在应用中承载资产的功能至关重要。为了解决 NFT 的流动性问题,各种 NFT 金融创新(NFTFI)也应运而生,包括租赁、点对点或点对池的抵押借贷、碎片化、共有产权等。目前,这些基础协议已经上线并相对成熟。
另一方面,在资产承载和艺术品等领域,目前市场上的 NFT 已经完全满足需求。然而,在其他方面似乎已经进入了瓶颈期。那么,NFT 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笔者认为,NFT 不仅仅是一张小图片、一段音乐或一件艺术品,它应该像 DeFi 一样,具有可编程性、可组合性,并能够承载资产属性的程序。那么,NFT 的未来将会在哪里?
直到 2021 年年底,Chainlink 发布了动态 NFT 的设想,这表明 NFT 领域仍有许多创新和发展的空间。

简单来说,动态 NFT 是根据外部数据的变化而实时调整其属性的一种 NFT 形式,这些数据可以是链上或链下的。相比传统的静态 NFT,动态 NFT 具有更大的潜力和应用空间。举例来说,假设我们玩某个游戏中的道具,虽然它们是同一种道具,但根据不同玩家在游戏中的时间、经验累积以及维护保养等数据,每个道具的属性和价值都会不同,这将极大地影响其价值。
Web3.0 也代表了个人数据的革命,让用户能够掌握自己的数据并从中获得价值。以个人的医疗健康数据为例,这些数据是实时变化和更新的,因此需要动态 NFT 来承载和实现收益。
动态 NFT 将在下一个阶段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创新。它们能够根据外部数据的变化实时调整属性,为 NFT 的功能和应用带来更多可能性。
第四阶段:大爆发
目前我们无法确定这一阶段的到来时间,但是目前 NFT 及动态 NFT 的基础设施和产品正在以雨后春笋的形式不断涌现,这让人感到兴奋。
那么,到那个时候的 NFT 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在这里给出一些猜测:
- 流动性基础设施,如借贷、租赁、碎片化和共有产权等,将进一步完善,为更多散户提供参与机会。
- 动态或静态 NFT 发行协议将进一步完善,大幅降低普通用户的发行门槛。
- 动态数据存储协议将成熟,大大降低 NFT 铸造和发行的成本。
- 将有更多的链上和链下数据捕捉协议和接口与 NFT 结合。
总的来说,随着 NFT 赛道的成熟,它必将成为游戏、社交、元宇宙、X2E 等加密世界的下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叙事基础。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