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2300万的跨链新星Polymer,如何解决以太坊碎片化难题?

首先要明确一点,Polymer 专注于以太坊上的 L2 跨链。它通过提供 IBC 作为以太坊的互操作中心。Polymer 允许应用程序在以太坊 Rollups 之间具有可组合性,并可以访问 IBC 网络和功能集,包括链间帐户、应用程序数据回调等。

Polymer Labs 近日推出 Polyverse 测试网,离上线主网已经为期不远。在一众做跨链互操作性的各类项目中,Polymer Labs 选择做专注于以太坊上的互操作性协议。

今年 1 月,Polymer Labs 完成 2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Blockchain Capital 等领投,Coinbase Ventures、Placeholder 等参投。而种子轮融资则要追溯到 2022 年 3 月,Distributed Global 和 North Island Ventures 联合领投,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Coinbase Ventures 等参投。

Polymer 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一点,Polymer 专注于以太坊上的 L2 跨链。它通过提供 IBC 作为以太坊的互操作中心。Polymer 允许应用程序在以太坊 Rollups 之间具有可组合性,并可以访问 IBC 网络和功能集,包括链间帐户、应用程序数据回调等。

最近一期的访谈对话中,Polymer 联合创始人 Bo Du 和 Peter Kim 曾透露,此前 Polymer 专注于打造 Cosmos 链,甚至已经就快大功告成的时候,决定改变其架构,转换方向为 L2 跨链。

原因之一是可保留编写好的 Cosmos SDK 代码,无需做较大调整。而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以太坊已经涌现大量 Rollup,充当 IBC 技术分发机制的应用链,对于 Rollup 到 Rollup 之间的跨链没有多大意义,因为 Rollup 本身与其所在的结算层之间就会发生交互。

Polymer 如何破解以太坊生态碎片化难题?

由于以太坊不断涌现的二层网络协议越来越多,生态碎片化也开始显得较为割裂。可组合性和安全性也是一大问题。这些问题在 L2 规模尚小的时候,还不够明显,但随着 L2 一步步规模变大,问题就变得亟需解决。

以往的各类 L2 在构建零知识证明者和共享排序来提高其互操作性,但大多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框架之内,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在 Polymer 看来,这种缺乏统一标准而导致的割裂,可以由 IBC 协议来解决。

Polymer 本身就是以太坊 Rollup,主要由结算层、执行层、数据可用性和证明等构成。Polymer 与其他 Rollup 的区别在于,Polymer 专注于满足其他 Rollup 上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需求,而不是执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本身。

其中,结算层由 OP Stack 来构建,执行层由 Cosmos SDK 为连接的 Rollups 与 IBC 互操作连接。数据可用性由 EigenDA 提供。在证明过程中,则由 OP Stack 模块化故障证明以及交互欺诈、ZK 有效性证明一同提供。

Polymer 采用混合方法,将 OP 堆栈的结算功能与 Cosmos SDK 的开发人员体验和互操作性相结合,并还利用 Eigenlayer 的数据可用性,将以太坊网络的数据可用性吞吐量扩展 10 mb/s。

融资2300万的跨链新星Polymer,如何解决以太坊碎片化难题?

而之所以基于 OP Stack 构建结算层,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因为其可拓展性、灵活性和高性能,生态的繁荣发展以及与以太坊安全一致性等因素综合考量。

在数据可用性方面,选择 EigenLayer 是因为 EigenDA 的安全性仅次于以太坊 DA。EigenDA 借用了以太坊质押和验证器自己的安全性。可拓展性和跨链互操作性也表现良好。

Polymer 完全外包传输层并部分外包状态层。IBC 传输层在 Polymer 上运行,而 IBC 应用层在支持 IBC 的链上运行。

此外,通过 Polymer 应用程序可以构建自己的跨链桥,并使用 L1 信任层控制验证消息出入,这样就消除了对第三方的额外信任假设需要。

这种方式相对 Wormhole 不同之处在于,Wormhole 在生成或发送消息之前,需要依赖 19 分之 13 的多数节点来验证消息。另一跨链协议 Axelar 则依赖验证器进行证明。

测试网

该测试网将分三个阶段启动,分别称为「Basecamp」、「Into the Unknown」和「Discovery」。第一阶段 Basecamp 已上线,旨在激励开发人员进入测试网。目前官网上需连接其 Github 账号,以验证资格。

第二阶段将会在下周开始,Polymer 会选择一些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向最终用户推广,最终用户也将能够获得奖励。

最后阶段「Discovery」重点完善和优化激励机制以推动用户参与。

小结

可以预见,随着以太坊 L2 协议的激增,以及模块化热度的升温,对于像 Polymer 这样的 L2 互操作性协议的需求未来会大幅度增加。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0)
Gao的头像Gao
上一篇 2024年3月14日 下午1:05
下一篇 2024年3月14日 下午1:21

相关推荐

  • Web3社交:friend.tech带来的流动性启示

    邀请机制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如果产品处在爆发阶段前夕,邀请机制是最好的助推剂。因为每一个问「家人们有 xxx 的邀请码吗?」的发言,都相当于免费帮项目在一个 500 人微信群 /5000 人电报群 /50000 粉 KOL 等免费曝光一次。

    2023年8月24日
    1.3K
  • Nori:Web3.0自愿碳减排的积极实践

    Nori在2020年的预种子轮和种子轮中分别获得130万美元和400万美元投资,种子轮由Placeholder领投。近期,Nori获得由M13领投的A轮融资700万美元。Nori已经去除超8.5万吨二氧化碳,向农民支付逾130万美元。

    2022年9月8日
    2.5K
  • EigenLayer投研报告:基于以太坊的中间件协议

    EigenLayer 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和潜力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项目,它可以为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软件模块提供安全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等基础服务,从而促进区块链应用程序的创新和多样性。

    2023年8月9日
    84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

联系我们
邮箱:whylweb3@163.com
微信:gaoshuang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