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链 > 链上应用?

在Rollup的叙事越来越吸引目光,同时整个行业对App-chain性能、主权、部署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过程中,StarkEx的App-rollup服务、Celestia的可复用Layer1安全层、与其他高性能DA方案成为了搭建App-chain中的主流选择.

更多的Rollup,更多的链

在Rollup的叙事越来越吸引目光,同时整个行业对App-chain性能、主权、部署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过程中,StarkEx的App-rollup服务、Celestia的可复用Layer1安全层、与其他高性能DA方案成为了搭建App-chain中的主流选择.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过去App-chain=AppasanL1:之前,一个应用要自己做一条链,需要耗费很大的开发成本,如果是PoS机制,那么还得有额外的资本支出用于启动初始的节点.虽然有各种SDK和共识引擎的存在,做一条链依旧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现在与未来App-chain=AppasanL1+AppasaRollup+AppasaValidium…:光是基于以太坊的Layer2就有25个.其中包括了一半应用链(或者叫App-rollup,比如以前的dYdX)和通用Layer2Rollup(比如Arbitrum).在Celestia等项目的成熟过程中,我认为未来会有好几倍的新Rollup被构建出来.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除此之外,Cosmos上的App-L1,Avalanche上的Subnet也会层出不穷.

无论是现有的应用协议转变成App-chain(类似Uniswap可以直接变成Unichain),还是应用直接以App-chain的形式启动(dYdX以App-rollup启动,转变成App-L1),最终都意味着未来一两年内可能会有几十个新的链(L1,App-chain,App-rollup,Subnet).

1.应用链>链上应用

最近,DanElitzer以Uniswap为例,分析了Uniswap为什么一定会转变成一条单独的应用链.

Uniswap协议收取的七日平均费用仅次于以太坊主网,是BSC、Aave、Bitcoin、GMX的总和.作为这么一个拥有稳定收益、运行良好、人人使用的AMM协议,Uniswap为什么可能会从链上Protocol变成App-chain呢?

对于Uniswap来说主要有四个好处:

a)代币价值捕获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UNI代币本质上是个MemeCoin,目前只能用于治理.这对UNI持有者来说,极大程度上UNI的价值无法直接捕获Uniswap协议和生态的增长和收益.根本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监管的问题.由于产品本身的功能比较敏感,为了合规,Uniswap的组织架构也比较特殊.

UniswapV2和V3都有ProtocolFee的概念,但现在这个FeeSwitch没有被通过治理方式来打开.如果打开,那么直观来说,一年可以直接给UNI持有者带来几亿美元的收益(不考虑对LP收益和流动性的副作用).这对UNI代币的价值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成.

同时Uniswap如果变成一条PoS的链,那么UNI代币可以作为质押代币与gas代币,对UNI的价值捕获可以起非常积极的作用.

b)协议经济机制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对于一个UniswapPool来说,最直观的两个参与者就是用户和LP,但是对于整个协议的使用来说,参与者还包括网络节点以及MEVBots.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对于一个用户来说,进行一笔Swap需要很多方面透明与不透明的手续费:

  • SwapFee:付给LiquidityProvider.~0.171%.
  • GasFee:付给以太坊网络节点.~0.235%.
  • MEVTax:付给MEVBots与以太坊网络节点(上图中50%以上的交易量都是MEVBot,他们偷偷搜刮用户的收益).~0.254%.

这些费用加在一起与中心化交易所对比,是很高的.

对于这三个Fee来说,Uniswap目前其实是没有办法直接调控的.

但是如果Uniswap转变成App-chain,那么就可以直接对GasFee与MEVTax进行优化:

  • GasFee:付给UNI网络节点.<0.235%
  • MEVTax:付给MEVBots与UNI网络节点.同时可以通过新的机制来减少MEVTax总和.<0.254%

这样之后,Uniswap可以掌握对手续费和协议经济机制的主动权,通过治理等手段来对经济机制进行主动调控.

c)交易体验

如果作为一条独立的App-chain,那么Uniswap完全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来进行协议的构建,而不需要考虑EVM兼容、通用合约部署等技术维度.所有的链上体验都直接赋能给协议的功能与协议周边生态的构建.

对于用户来说,可以体验到:

  • 更高的TPS:链可以专门对交易等操作进行优化.
  • 更低的手续费:更低的MEVTax+更低甚至像未来的dYdX一样为0的GasFee.
  • 更好的整体系统:生态会更加垂直地被构建,一切都为了链与Uniswap本身.

d)应用主权

就像dYdX从StarkEx出逃一样,Uniswap如果变成一条App-chain,那么就可以聚集以上的优点,对自己的代币、整个协议的功能与升级、整个网络与协议的治理、整个生态的构建与基础设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e)App-Rollup的附加特性

如果Uniswap变成一个基于以太坊的App-rollup,那么就有更多的优点了,比如性能可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整个链的构建更加快捷与轻量级,且也不会与以太坊的生态离得太远.

但是对以上其他几个优点可能有削弱,比如还是需要把大部分的价值(占L2总Cost的~60%)都作为DAFee返还给Layer1,GasFee的支出没有办法更加显著地减少,如果单Sequencer的情况下,那么就意味着大部分的MEVTax都被它捕捉了.

2.应用链的缺点

尽管应用链形态这么多优点,但是相比链上应用形态也有几个小缺点,也可以引出了我们下一节中想要讨论的互通性问题:

a)共识与生态

一个链必须要有SocialConsensus.而目前的状况下,一个应用如果横空出世,直接以链的形式上线,很难有共识.因此非常多的应用才以协议或者Rollup的形式登陆到以太坊网络上,借助以太坊已有的安全性和社会共识.

以Uniswap为例,作为Vitalik亲自取名的应用,它与以太坊绑定地非常深,如果从以太坊主网内“逃离”,那么必然受到很多以太坊方面与用户的阻力.

同时,Uniswap最大的价值是在一个全球性的无需许可的最大的去中心化网络(以太坊)无需许可地发行资产(ERC-20),如果它变成是在自己的链上发行资产的话,吸引力会稍微小一些.相比之下,dYdX这种专用的TradingPlatform做应用链的意义更大一些.

b)互通性

回到我们一开始所说的观点,之后会有几十条新的App-L1,App-rollup,App-subnet.如果都变成链,形成自己的网络,那么和Web2的网络的区别就更小了…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同时我认为这些App-chain中的App-rollup很多都会变成SovereignRollup.那么它们就没有了以同一个Layer1底层搭建自带的Trust-minimized桥梁(或者),从而以其作为互通层.它们需要通过Cevmos等架构来通过TrustedBridge与其他Cluster或者带IBC网络实现互通,架构上没那么简洁,同时概念也比较新.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这个事情我认为确实上去非常好,但是真正工程实现上来说会非常麻烦.本身以太坊上的SecuredRollup就只需要构建自带的L1-L2Bridge就可以,但是现在却需要EvmosSettlementLayer与其他网络(或者几个Evmos之间互相)构建桥梁.

3.应用链与多链时代的互通性解决方案

互通性问题的例子,以Uniswap为例,极端情况下,如果它的主体变成链,大家要获取最佳的报价可能得在Swap的时候先跨链到它上面再Swap再跨回来.

对于应用链+多链时代的互通性的解决方案,我想到的最有效果几个方案:

a)复制粘贴

1.每个链上都主动Fork重点协议

也就是延续现在Uniswap所采用的方案,在每个链上依旧部署一个新的Uniswap协议.自己的App-chain则作为一个专用于交易的Add-on.这其实也是类似USDT,USDC等资产的做法.

这个做法其实可以说是没解决问题,没解决互通性,只是把自己克隆了好几份,每一个协议都拥有割裂的流动性和交易活动.它们只是都以Uniswap的名字来运行.

然而,这个方案其实我是比较赞同的,并不反对.因为Web2系统中流动性也是一样分散的,或者说麦当劳也是在各个城市Fork(虽然它肯定没必要做自己的“App-chain”).

b)创建链接

1.每个链都接入IBC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每个应用链(和链)都接入IBC是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案,可以直接地解决互通性问题.

这个方案的缺点就是:

现有的链不一定能直接连(比如以太坊要连接IBC的话就需要ZK),Cosmos链性能不一定够(所以App-rollup)

用户体验实际上还不如前一个方案(虽然IBC很快,但是来来去去还是要十几秒,所以两种方法可能需要结合)

2.每个链上都有Trust-minimizedBridge

我们直接忽略并非Trust-minimizedBridge的互通方案,要做到互通且安全,那么就需要LightClientBridge(本质上原理和IBC一致),或者L3之间的TrustlessBridge.

这个方案的难点主要是各种验证(Validator,Signatures)的开销太大,没法链上(EVM)进行.但是验证ZKP的开销更小,因此最近有很多家在做ZKLightClient.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对这个方向我非常认同,但是实现难度比上一个还要大,是很长久的解决方案.

应用链 > 链上应用?

4.总结

链上应用转变为应用链绝对是大势所趋,能带来更好的主权、代币价值捕获、链内的体验提升.

然而,几十条新增的链会创造流动性割裂和互通性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要么通过Fork基础设施到不同链上,要么接入可信互通协议.

应用链的火热代表着区块链或许走上了Web2时代应用“各自为政”的道路,但依旧没有改变去中心化和公开透明的大方向.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5日 下午4:26
下一篇 2022年10月5日 下午4:49

相关推荐

  • 从技术角度解析:为什么通缩机制的代币易受攻击

    通常,具有燃烧机制的代币将在其 _transfer 函数中实现燃烧的逻辑。有时候会存在发送者承担手续费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方收到的代币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发送方需要支付更多代币,因为其需要承担手续费。

    2023年3月9日
    1.6K
  • 谁能在竞争激烈的Layer2赛道脱颖而出?

    这就是以太坊第二层解决方案(即「Layer2」或「L2」)的作用。这些解决方案旨在为建立在以太坊上的 Dapp 提供可扩展,高效且低成本的基础架构。

    2023年3月16日
    278
  • 一文了解账户抽象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人们对此感到兴奋,但是当我们查看 AA 的一些实例之后其实就可以发现这种炒作看起来有些夸张。现在为了解决助记词的问题,项目团队在隐私方面做出了妥协,他们要求用户信任不透明或不可知的第三方,并且构建了与现有钱包标准不兼容的密钥管理模式。

    2023年1月19日
    77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

联系我们
邮箱:whylweb3@163.com
微信:gaoshuang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