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Buterin,以太坊创始人,国内人称他 V 神,现在币圈最有影响力的人,没有之一。这位 29 岁的天才不喜欢喝酒,也不喜欢被人群簇拥,很少有人见到他参加 party。他的人生有太多值得庆祝的时刻,尤其是九年前的春天。20 岁的 Vitalik 作为比特币开发者社区的成员在游说社区将区块链技术用于货币以外的用途。失败之后他携手 Gavin Wood 博士合作共同创建以太坊,旨在成为全新开源、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的基础层。

现在,以太坊的原生货币 ETH 已经成为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加密货币,拥有价值万亿美元的生态系统。以太坊将全球数以千计没有银行账户的人带入金融系统,也让资本不受阻碍の跨境流动,为开发者提供基础设施来构建各种去中心化应用(Dapp), 从去中心化金融(Defi)到 非同质化代币(NFT),从链上游戏(gamefi)到链上社交(socialfi)。
2 天才的成长
回首这位天才的成长,我们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1994 年,苏联解体的三年后,Vitalik 出生在莫斯科的郊外。父亲和母亲都是计算机科学家。苏联社会体系崩溃后,随之而来的是货币体系的崩溃,疯狂的通货膨胀让 Vitalik 的父母因此失去了毕生积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 2008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基于对主权国家货币增发的思考,中本聪发布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交易系统》。
故事回到我们的天才少年身上。小时候的 Vitalik 和父母一起住在大学宿舍里,和其他家庭公用一个浴室。由于没有一次性尿布,父母只能不断的用手给他洗澡,这也让少年的内心动荡不安。据他的父亲说:「Vitalik 在入睡前就学会了阅读。但是与同龄人相比,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这是因为他的思维转的太快了,导致在一段时间内他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确实,相比于语言,Vitalik 在数字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4 岁时,他继承了父母的旧电脑——一台老式 IBM 计算机,并开始使用 Excel 表格。7 岁时,他就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多位。12 岁时,他开始在 Microsoft Office 套件中编程。
毫无疑问,Vitalik 是个天才,但天才往往是孤独的。2000 年,普京当选。Viltalik 和家人一起搬到了多伦多,异国他乡的生活加剧了这个早熟少年的孤独感。在那里,他被同龄人孤立,而父母却没有觉察到这点。
青年时期的 Vitalik 逐渐打开了语言学习的大门,并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2011 年,17 岁的 Vitalik 被父亲带入了比特币的大门,成为最早一批贡献者和掘金者。很快,Vitalik 优秀的技术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带了了收入。他开始为《比特币周刊》撰写关于技术讨论的文章,每篇文章可以赚 5 比特币。(当时价格约为 4 美元,如今价值 20 万美元)
18 岁时,他与伙伴们共同创办了《比特币杂志》,并成为该杂志的主笔,用清晰的思路向外界介绍加密货币和其复杂的底层技术,这为他在海内外赢得了众多追随者。2014 年,Nathan Schneide 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人一位 Vitalik 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工程师,但是他们忽略他的观察和写作。」
如今看来,谁也无法忽略 Vitalik 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几乎他的个人博客每更新一篇文章都会引起 web3 圈子的振动。
3 以太坊的诞生
随着 Vitalik 对比特币以及区块链技术的了解,他认为单纯将这种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是一种浪费。他认为区块链可以作为保护各种资产的技术手段:app,组织,金融衍生品,借贷,甚至是遗嘱,通过「智能合约」来构建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举个例子,去中心化的应用中,代码即法律且不可篡改,一个去中心化的外卖平台,钱直接从用户转移给商家和骑手,平台按照合约内容收取固定比例的手续费,而不是像 web2 世界中,平台控制流量,随意制定规则。
而当时比特币社区否定了他这一想法。2013 年,Vtalik 从大学退学,和朋友联合发布了长达 36 页的以太坊白皮书。其中阐述了以太坊的愿景:一个开源区块链,开发者可以在上面构建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
他将白皮书发给比特币社区的朋友,他们又将其转发至社交媒体。很快,世界各地的一些开发者和投资人找到了 Vitalik,希望能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几个月之内,一群后来被称为以太坊创始人的八个人在瑞士租了一个三层民宿,正式开始了 ETH 的光辉之路。
2013 年,Vitalik 通过发行虚拟货币 ETH(以太坊)进行融资,这也是世界上首个 ICO 项目(首次代币发行)。2014 年 7 月,成功筹集 1800 万美元(约合 1.18 亿人民币)。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创始团队之间对 ETH 的发展有了不同的计划。VitalIk 想要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而其他成员有想做 web3 的谷歌,根据用户数据推送广告,也有想创建具体业务的。
创始团队也发生过争权事件,联合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任命自己为首席执行官,VitalIk 开玩笑说,他的头衔是 C-3PO(《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团队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大的分歧是很多人都关心赚钱」。但这并不是 Vitalik 的目标, 当时他的链上资产至少为 8 亿美元。Vitalik 曾经尝试降低自己的份额来让其他创始人的不安感减少一些,然而其他创始人却试图利用他的天真来推行自己的想法。「他们利用我对监管机构的恐惧来攻击我,」他回忆道,「他们说 ETH 应该有一个营利性实体,因为这在法律上比创建一个非营利组织简单得多。」
2014 年 6 月,他要求两位推动以太坊商业化的联合创始人 Hoskinson 和 Amir Chetrit 离开该组织。然后,他开始创建以太坊基金会(EF),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旨在保护以太坊的基础设施并资助研究和开发项目。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所有其他创始人都一一退出,去做自己的项目,有的与以太坊合作,有的成了以太坊的直接竞争对手。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对 Vitalik 的做法持批评态度。「在中心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二分法中,以太坊似乎正在走向无政府状态,」Cardano 的创始人 Hoskinson 这样评价。
4 新纪元的危机
事实证明 Vitalik 的选择是正确的,显然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以太坊的精神领袖。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是一位真正的极客,温和,谦逊,当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概念时,眼睛会闪闪发光。正如以太坊被设计为一台万能机器一样,他也是一位全能思考者,精通社会学理论,高级微积分,土地税和历史等学科。 在他的号召和影响下,ETH 也快速成长为仅次于比特币的第二大加密货币。
以太坊的第一次危机发生在 2016 年,在 ETH 的时光机中被称为 2016DAO 攻击。当时一个名为「The DAO」的初创团队,在以太坊上通过智能合约进行 ICO 众筹。28 天时间,筹得 1.5 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众筹项目。
THE DAO 创始人之一 Stephan TualTual 在 6 月 12 日宣布,他们发现了软件中存在的「递归调用漏洞」问题。不幸的是,在程序员修复这一漏洞及其他问题的期间,一个不知名的黑客开始利用这一途径收集 THE DAO 代币销售中所得的以太币。6 月 18 日,黑客成功挖到超过 360 万个以太币,并投入到一个 DAO 子组织中,这个组织和 THE DAO 有着同样的结构。
THE DAO 持有近 15% 的以太币总数,因此 THE DAO 这次的问题对以太坊网络及其加密币都产生了负面影响。6 月 17 日,Vitalik 表示他已经研究出了解决方案:现在提出了软件分叉解决方案,通过这种软件分叉,任何调用代码或委托调用的交易——借助 DAO 和子 DAO 合约来减少账户余额——都会视为无效。分叉将资金从有问题的合约转移到一个新合约,新合约只有一个功能:提款。任何损失了资金的人都可以在他们的钱包中提取以太币,每 100 个 DAO 代币折合 1 个以太币。
这项提案在以太坊社区投票中获得了 85% 的支持票数。也有一些矿工拒绝分叉,他们认为这和区块链去中心化的观念相左,于是仍旧选择在原来的链上继续,这就是以太坊经典(ETC)。
5 以太坊升级
2016 DAO 攻击事件发生后,以太坊推出了新的治理提案并对其区块链进行了升级。例如,2017 年的拜占庭分叉将区块奖励从 5 ETH 减少到 3 ETH。这次升级引入了新技术,使区块链更容易构建在以太坊之上。这些第 2 层区块链(例如 Polygon)已成为以太坊生态系统中日益重要的方面。
以太坊 NFT(非同质化代币)也在 2017 年成为头条热门。得益于 NFT 游戏 CryptoKitties 加密猫的流行,以太坊区块链上的活动创下了历史新高。CryptoKitties 的交易量如此之高,以至于游戏开发者决定创建自己的「Flow」区块链。2017 年的 CryptoKitties 热潮凸显了人们对 NFT 日益增长的兴趣以及以太坊的速度和可扩展性问题。
2019 年的升级,伊斯坦布尔和君士坦丁堡,重点是优化以太坊的 Gas 费用结构并引入进一步的可扩展性解决方案。除了推出针对第 2 层区块链的新解决方案外,君士坦丁堡升级还为平稳过渡到权益证明( PoS)的共识机制铺平了道路。与 PoW 不同,PoS 要求验证者在区块链上锁定(或「抵押」)原生加密货币。任何持有加密货币的人都可以确认新区块并领取加密货币奖励。Vitalik 相信将以太坊转向 PoS 共识将会在很多方面使区块链受益。PoS 不仅有可能带来可扩展性升级,而且还可以显着减少以太坊的碳排放量。
2020 年底,以太坊推出了名为「信标链」的 PoS 区块链。最终,信标链在一次名为「the Merge(合并)」的事件中取代了以太坊的 PoW 区块链。在此过渡之前,任何拥有 32 ETH 的人都可以将其锁定在信标链上以开始赚取质押奖励。在启动上海升级之前,以太坊基金会不会释放锁定在信标链智能合约上的任何资金。
2022 年经过无数次的测试和多年的期待,以太坊团队宣布将于 2022 年将 PoW 区块链「merge」到信标链中。9 月 15 日凌晨 6:43(UTC),以太坊成功转型为 PoS 区块链。尽管合并是加密货币历史上最重要的升级之一,但它并没有直接影响以太坊的交易速度或费用。相反,PoS 共识为进一步升级奠定了基础,可以使以太坊更快、更便宜。合并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了以太坊的碳足迹。由于不再需要 GPU 矿工,以太坊将其电力和净排放量减少了约 99.95%。得益于以太坊的 PoS 共识,它从最大的污染者之一变成了生态友好型区块链。
6 执剑人时代
一将功成万骨枯。
币圈从不缺一夜暴富的神话,十倍币,百倍币的出现疯狂刺激者投机者的神经。财富不是凭空产生,有人暴富,有人一夜返贫。Vitalik 曾对现在的加密市场表示担心。飙升的交易费用以及无耻的炫耀财富已经主导了公众对加密货币的看法。
Vitalik 希望以太坊能够成为各种社会政治实验的启动平台,你可以从他的博客里看到他对社会组织形式的思考。《DAO 不是公司:自治组织的去中心化很重要》,《机构到底是什么?》《我对网络状态的看法》。
手握 web3 达摩克利斯之剑的 Vitalik 选择了一条与中本聪完全不同的道路,后者是比特币创始人,至今无人知道其本人是谁,2010 年后彻底隐退,没有任何链上交易行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这个万亿美金的市场里引起轩然大波。「聪明」的中本聪在写好武林秘籍后潇洒离场,而 Vitalik 选择肉身布道。
关于 Vitalik 的最新动态是 Zuzalu,这是 Vitalik 于 2023 年 3~5 月在黑山发起的 pop-up city(快闪城市)实验。他们在那里谈论 AI,加密货币,还有永生。当被问道「除了加密货币和长寿领域,你最感兴趣的领域是什么?」,Vitalik 回答:「流浪」。Zuzalu 是 Vitalik 流浪之旅的重要一站。
你无法在地图上找到 Zuzalu, 这是一个虚构的城市。市民们需要使用 Zupass 入驻公寓。「护照」是一个基于零知识证明生成的二维码,大多数参与者(每次 200 人参加,但总共约有 700 人参加)住在一栋临时租用的公寓里。
媒体将 Zuzalu 描绘成一群想要利用科技永生的加密货币富翁。这与事实相去甚远。有些长寿支持者进行了快速冷跳,并不断监测自己的血糖。但大多数居民,只是想过上健康的生活。许多人甚至会刻意方总。例如,一些社区成员成立了一个反长寿团体,举办含糖配料的煎饼。
Zuzaluans(Zuzalu 世民 ),是一群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出色表现的人才。从智能合约开发人员、密码学家、安全专家、网络国家倡导者、「协调」爱好者、人工智能联盟光明会,甚至埃隆·马斯克的前妻格莱姆斯。在 Zuzalu 随意漫步你都可能遇到一个行业中最聪明的人。与大多数加密货币聚会相比,参与者更愿意称它为一个古希腊城邦。
今年,Vitalik 29 岁,他的「执剑时代」才刚刚开始。未来他将带领以太坊乃至 Web3 走向什么样的星辰大海,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结构下会诞生多少天才和奇妙想法,值得我们期待。

7 后记
作为 web3 时代的执剑人,有人敬他,有人畏他,正如「人类不感谢罗辑」,Vitalik 这个极富号召力的名字有人爱,也有人恨。而他只是多年如一日的做一个布道者,相比《三体》里的罗辑,在探索世界的本质之外,他多了一些人本关怀。Web3 拥有这样一位执剑人是幸运,也是去中心化的必然选择。
(声明: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